网站支持IPv6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政府  欢迎您!

首页>区司法局>政府信息公开>政府信息公开目录>建议提案结果公开

对区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119号提案的 答复函

发布时间:2024-07-19 10:46 [ ]

信息索引号 014028901/2024-03643 生成日期 2024-07-19 公开日期 2024-07-19
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无锡市滨湖区司法局
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
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,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体裁 其他
主题(一级) 公安、安全、司法 主题(二级) 司法 关键词 政法,机关,行政
文件下载
效力状况 有效
内容概述 对区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119号提案的答复函

马晓红、赵震伟、任彩丽委员:

你们提出的《关于引入多元化调解方式满足不同种类的社区纠纷的建议》已收悉,现答复如下:

近年来,滨湖区司法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”的指示精神,着眼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,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通过打造两诉中心多元解纷平台、深化人民调解组织体系建设、健全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机制,积极探索建立适应新时期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“滨湖模式”。

针对你们提出的引入多元调解方式化解社区矛盾纠纷的五点建议,我局将认真吸收借鉴,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:

一是按照“正规化、专业化、职业化”的要求,狠抓人民调解队伍建设。目前,全区共建立各级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108个,其中村(社区)调委会78个、镇(街道)调委会7个、区级调委会1个、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12个、商会、企业调委会10个,共有调解员529人,专职调解员196人,实现了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,有效夯实了人民调解工作基础。下一步,我们将按照“一专三兼”配备村(社区)调委会工作人员,同时精选律师、法官、检察官、老师等组成调解专家库,建立一支老中青结合“专家+群众贴心人”的调解团队,结合调解员的调解经历、化解数量、调解质量等因素,实行调解员等级评定制度,实行动态管理,做到每两年进行增补,有效发挥调解专家库的力量和作用,实现调解专业化发展。

二是发挥智慧调解便捷化、高效率优势,不断发展调解新渠道。以区两诉服务中心为枢纽建立分中心,将基层纠纷调解情况纳入智慧采集、预警、研判于一体的矛盾多元调处系统,发挥“苏解纷”指尖申请拓宽群众诉求表达多元渠道,补齐信息化建设短板。健全完善矛盾风险排查、专家参与调解、联动处置等工作机制,逐步发展以电话调解、微信调解、视频调解等新方式的远程调解,将传统“背靠背”转变为线上“背靠背”,依托互联网优势加强部门之间、调解场所和专家参与的交互联动,打造便民高效的数字调解空间,全方位、全时空打通法治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目前我区已运行网上调解系统,当事人与调解员可以通过集成的网上视频系统,进行网上调解。通过充分发挥线上调解优势,提升调解成功率,满足群众多元化调解需求。

三是统筹运用各方资源,积极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参与人民调解。发挥律师、心理咨询师、社会工作者等人士和群团组织、行业自治组织、基层群众自治组织、社会团体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的作用。依托胡埭仲裁服务工作站,发挥仲裁调解员驾驭案件、把控细节、法理情融通的实务能力和专业优势,有效化解调处仲裁案件。逐步探索仲裁与人民调解衔接机制,发挥人民调解与仲裁各自独特优势和作用,及时化解基层各类民商事纠纷,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创新格局。

四是强化工作保障,着力提升调解队伍整体素质。建立一支以专职调解员为骨干,政治坚定、熟悉业务、热心公益、秉持中立的调解员队伍,在此基础上探索“以师带徒、以老带新、梯队建设”的培育机制。突出调解员专业知识、法律政策和调解技能培训,采取优秀调解员送训,骨干调解员集中培训,其余调解员轮训等三种形式确保我区调解员的培训工作正常开展。积极落实经费保障,加大财政保障力度,制定人民调解个案补贴办法,按照“人往基层走,物往基层用,钱往基层花,劲往基层使”思路,将调解工作经费、调解员的补贴、报酬、奖励经费等列入财政预算,保障调解工作正常开展。

诚挚感谢你们对人民调解工作的关心和支持,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。

文章来源:滨湖区司法局

Baidu
map